对于爱吃蟹的人来说,若有六月黄,何待秋风响。每到农历六月,大闸蟹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,此时的蟹壳十分薄脆,肉质也比较松嫩,蟹黄呈流质状,规格一般是2至3两,故名“六月黄”。
由于还处于嫩蟹期,苏北、太湖、崇明的六月黄都是夏日的风情美味。很多老吃客专爱吃公蟹里那半流质的膏。在海门,我遇到过一种豪放的吃法,当地人称“横爬将军率领黄袍无腿王”,其实就是六月黄鳝筒煲。两种水里的鲜物在砂锅里相遇,蟹黄融在汤里,鳝肉吸足了蟹香,大快朵颐后会感觉特别补气养神。崇明人将六月黄对半切开,滚上面粉炸至金黄,加入毛豆和年糕,这道面拖蟹上桌后没人不抢着吃的。
长江到了江苏境内,河鲜种类最多且最为鲜美。苏州无锡一带流传着一句老话“再鲜不过六月黄”。六月黄壳软,又叫“童子蟹”,用它做成的醉蟹更入味。清代诗人赵翼在文集中记载:“泰州人瓮贮甘醴,投蟹于中,听其醉死,谓之醉蟹,味极佳。”腌足三日后开坛,蟹黄脂醇、蟹膏细腻、蟹肉咸鲜,难怪人们要感叹:“花雕六月黄,夏至神仙当。”高邮人汪曾祺把醉蟹看作心目中的“天下第一美味”,想必多半也是用六月黄腌制的吧。
江南有谚语:“忙归忙,勿忘六月黄。”上海人对六月黄是情有独钟的。2021年,松江地区采用“江海21”优质蟹种进行生态养殖,通过水质调控和分段投喂技术提升了本地六月黄的品质。
我从某农家菜馆学来一道三鲜面疙瘩汤,稍作改良:切半后的六月黄与河虾、蛤蜊、番茄丁同炒,再加热水慢炖,最后下入面疙瘩。这道汤简直鲜掉了眉毛,早把什么“酷暑天没胃口”的说辞丢进了爪哇国。
深富策略-深富策略官网-配资开户流程-线上股票配资炒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