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顾永菲,可能不少老一辈观众一听见这名字,眼前就会浮现她在屏幕上的样子。这位上世纪娱乐圈里特别有分量的人物,既是实打实的演技派,也是观众认可的好主持人。1986年她站在央视春晚舞台上那会儿,一身得体的礼服,说话从容又亲切,一下子就被全国观众记住了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这个在台上风光无限的女人,背后的人生故事比电视剧还曲折——两次结婚又两次分开,加上起起落落的人生,简直像部浓缩了悲欢离合的大戏。
1946年,顾永菲出生在江苏南通一个满是艺术味儿的家里。她爸顾尔镡是华东地区有名的剧作家,写过《秦淮人家》这样的经典剧目,妈妈则是江苏电台的资深播音员,声音在当地家喻户晓。从小在剧团后台转,听着妈妈练声,跟着爸爸看排戏,顾永菲对表演的痴迷像是天生的。她总爱披着床单模仿戏里的小姐,连邻居都笑说“顾家这丫头,天生是吃舞台饭的”。家里人看她这么上心,也没拦着,爸爸还常把剧本里的台词念给她听,算是给她开了最早的“表演课”。
16岁那年,顾永菲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。要知道,那会儿上戏招生比现在还严格,百里挑一都不算夸张,她凭着一股子灵气和扎实的基础挤了进去。在学校里,她是出了名的“拼命三娘”,每天天没亮就去操场练声,晚上还在排练厅琢磨动作,老师总说“这孩子眼里有光,是块好料”。可偏偏毕业赶上特殊时期,没能顺顺当当进剧团,反而被分到北京一家化工厂当工人。这落差对一个满脑子都是舞台的姑娘来说,真跟泼了盆冷水似的。
但顾永菲不是那种轻易认栽的人。在化工厂的日子,她白天扛管子、刷反应釜,手上磨出的茧子一层叠一层,晚上却抱着从家里带的剧本读到深夜。厂里组织联欢会,她既是编剧又是导演,还得自己上台演,连食堂师傅都知道“小顾爱演戏,演得还真好”。就这么熬了八年,1974年终于等来转机——新疆军区文工团来选演员,一眼就看中了她眼里的那股劲儿,把她招去当话剧演员。在新疆的那些年,她跟着文工团跑遍了戈壁滩,零下几十度的天气里穿着单衣演刘胡兰,嗓子冻得发不出声也咬牙坚持,就这么一步步把演技磨得扎实又灵动。
到了80年代,顾永菲的事业才算真正“开了挂”。《雷雨》里的繁漪,她演得又怨又烈,一个眼神就让观众跟着揪心;《末代贵族》里的格格,她又演出了从骄纵到落魄的层次感,那会儿电影院里常有人说“顾永菲一出场,就知道这戏稳了”。她不光演戏出彩,1986年还被选中主持央视春晚——要知道,那年的春晚创下了90%以上的收视率,全国几亿人盯着屏幕,能站在台上的都是当时最拔尖的人物。她跟赵忠祥、刘晓庆搭档,一点不怯场,笑起来亲切,说台词清亮,连后台工作人员都偷偷议论“这女主持人,气场真稳”。那之后,她的名字算是彻底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可比起事业上的顺风顺水,她的感情生活却像被按了“剧情反转键”。第一次结婚是60年代末,对方也是圈里人,俩人刚在一起时总黏着,一起看剧本、聊角色,朋友们都觉得“挺登对”。可那会儿她事业刚起步,天天泡在剧团,对方性子偏静,总觉得她“不着家”。一来二去,话越来越少,到70年代初就平静地分了手。顾永菲后来在采访里提过,那段时间她躲在剧团的化妆间哭了好几回,可第二天照样上台演喜剧,“总不能让观众看出来我难受吧”。
70年代末,她遇到了第二任丈夫,也是个演员。俩人都懂拍戏的苦,熬夜赶工、异地奔波都能互相体谅,刚开始确实甜过一阵——他去外地拍戏,会把当地的特产攒着带回来;她生病时,他能背着去医院。可演员这行,聚少离多是常态,有时候一年到头见不了几面,电话里说不上三句就匆匆挂了。加上圈里总有些捕风捉影的传言,慢慢就有了隔阂。到80年代中期,俩人坐下来谈了一次,说“算了,别互相耗着了”,就又分开了。这次离婚对她打击挺大,有段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家里,连剧本都不想碰,还是剧团的老同事硬拉着她去排戏,才慢慢走出来。
其实顾永菲这辈子,难走的路不止感情这一条。演艺圈看着光鲜,背地里的竞争能让人喘不过气。她30多岁才真正走红,比同期很多演员晚,就得比别人更拼——为了演好一个农村妇女,她在乡下住了三个月,跟着老乡下地插秧、喂猪,皮肤晒得黝黑;拍《雷雨》时,为了找到繁漪的绝望感,她连着几天只睡三四个小时,把自己熬得眼窝深陷。90年代她还得过一场重病,医生说“可能再也不能高强度拍戏了”,她愣是每天早上五点起来练气功,慢慢把身体调理好,第二年就接了新戏。
她还经历过至亲离世的痛。父亲走的时候,她正在外地拍戏,赶回去时没见上最后一面,这成了她心里多年的疙瘩;母亲晚年患了阿尔茨海默症,认不出人,她就每天对着母亲念小时候妈妈教她的诗,直到母亲安详离开。这些苦,她从没在镜头前念叨过,只是说“谁的人生没几道坎?跨过去就好了”。而这些经历,反倒让她的表演多了层烟火气,观众说“看顾永菲演戏,总觉得她演的就是生活本身”。
如今顾永菲已经79岁了,早就不怎么出现在镜头前,偶尔去戏剧学院给学生讲讲表演,或者在文化沙龙里聊聊天。有人问她这辈子值不值,她总笑着说“值啊,演过自己喜欢的角色,见过那么多风景,还有啥不知足的”。她家里还摆着当年主持春晚的照片,旁边放着晚辈送的鲜花,日子过得平静又踏实。
回头看顾永菲的故事,有高光时刻的璀璨,也有低谷时期的挣扎,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缩影。只是她身上那股“摔了跤就自己爬起来”的韧劲,总让人觉得格外动人。如果你是她,在那些难捱的日子里,会靠着什么撑下去呢?
深富策略-深富策略官网-配资开户流程-线上股票配资炒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